提問:
寒暄
分類:50歲父母買保險2
優(yōu)質回答

一般來說在50歲之后,想買到重疾險是很難的,即便是有適合中老年購買的重疾險,保費也是比較高的,就不劃算了。
除開重疾險,很多保險產品都要求60歲以下才能進行初次投保,但年歲漸長,可以選擇的產品也會變少。
接下來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對中老年人有利的保險有哪些>>
本文重點:
1、50歲出頭的中老年人適合買哪些保險?
2、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一、50歲出頭的中老年人適合買哪些保險?
1、防癌險(給付型)
可以選擇防癌險代替重疾險,癌癥確診后它將一次性賠付保額。
買防癌險的費用也比買重疾險便宜很多,并且就算是患有與癌癥無關的三高、糖尿病、類風濕這些病癥,也是可以購買的,很適合中老年人。
題主的父親已年過五十,其實超過四十歲患癌的幾率就會變大了,購買了防癌險的話確認癌癥之后就可以獲得保額賠付,就沒有那么大的費用負擔了,要想得到更多的保障,我認為防癌險是這類人群一個很好的選擇。
以下有我們整理測評的一些防癌險,解析很全面,買哪款防癌險給中老年人比較好,大家還不清楚可以看看>>
《什么是防癌險,買哪一個好,這里有一波分析和對比測試》weixin.qq.275.com
2、百萬醫(yī)療險
百萬醫(yī)療險可以彌補醫(yī)保的不足,因為可以在醫(yī)保的基礎上進一步報銷,作為醫(yī)保的輔助,再一次減少費用負擔,醫(yī)療險對于承保人的身體狀態(tài)是非??粗氐?,但是對年齡要求不高。
也不是每一款百萬醫(yī)療險產品對于健康告知都那么嚴格,部分產品還是比較寬松的,保證續(xù)保非常重要,大家購買百萬醫(yī)療險時盡量選擇有這個保證的,如果大家還是不知道怎么選擇百萬醫(yī)療險的話,可以參考>>
《醫(yī)療險續(xù)保的優(yōu)點和缺點,一文解析!》weixin.qq.275.com
3、防癌醫(yī)療險(報銷型)
假設我們買不了百萬醫(yī)療險也別慌,我們還有防癌醫(yī)療險可以選。
防癌醫(yī)療險對于被保險人的健康告知要求沒有那么多,即使與癌癥無關的病癥也可以投保,例如有三高、糖尿病、類風濕等的病癥。
支付寶就部分健康狀況欠佳、高齡買不了百萬醫(yī)療險的人群,于是支付寶發(fā)布了第一款防癌醫(yī)療險是可以保障終身的,下面是具體評測>>
《難道支付寶的終身防癌險真的就有那么好嗎?有沒有風險?》weixin.qq.275.com
4、意外險
中老年人手腳不利索,很容易發(fā)生意外,萬一他們受傷了,就需要支出很多醫(yī)藥費用,所以還是應該有針對性地購買中老年意外險>>
《下面是2021年年度最不容錯過的意外險》weixin.qq.275.com
盡管中老年人可能不能很順利的買到保險,但是還是有一些適合他們的保險可以選擇的。
二、買保險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買保險時有很多東西得注意,在這我不多說了,學姐整理了許多買保險要注意的要點,大家想了解可以看下文>>
《買保險之前不知道這些知識點,小心被坑!》weixin.qq.275.com
下面我將選出幾點做簡單分析:
1、保費和保額應該如何選擇?
我們買保險的保額和保費支出,要衡量一下自己的經(jīng)濟情況。家庭年收入的10%用于保費的支出,家庭年收入的十倍用于保額標準的選擇。不要花太多錢在保費上,以免影響家庭正常消費。
2、家庭成員的投保順序如何安排才算合理?
先大人,后子女,才是家庭成員正確配置保險的順序。所以如果要投保,應該首選家里的經(jīng)濟支柱。
3、保險是不是只能在同一家保險公司購買?
不要只關注一家公司的產品,而應該多了解其他公司的產品并進行對比。同一家公司,各個險種都出色的情況很少見,所以我們買保險最好將各個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好好對比分析一下,下面就有一篇總結
《新定義重疾險大pk,最值得買的竟然是這十款!》weixin.qq.275.com
下面對今年各家公司的拔尖產品進行的對比,你可以了解一下。
4、小心捆綁購買
我們投資保險的時候會看到有些保險產品把重疾險和意外險放在一起,會感覺很劃來,但實際上兩個保險分開買保障力度會更大,價格也會更劃算,一起買的話價格高了,受到的保障反而減少了。
5、續(xù)保條件
大部分醫(yī)療險的保障年限只有一年,之后續(xù)保不一定能成功。有的保險如果我們得到理賠了,第二個年想再買的話可能得加錢才可以;有些產品續(xù)保很麻煩,需要重新健康告知,所以大家最好是關注那些續(xù)保條件好的醫(yī)療險>>
《十大醫(yī)療險最新排名請查收!》weixin.qq.275.com
以上就是我對 "給50歲爸媽配置保險應該關注什么"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wǎng)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熱點問題
最新問題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