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裝成朋友
分類: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
優(yōu)質回答

在重疾新規(guī)全面實施后,近來重疾險市場可謂非常熱鬧,各大保險公司紛紛開始推出新定義重疾險產品。
期待已久的“中華福2021”今日也上線了,想知道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值得投保嗎?學姐給大家一項一項分析。
點擊查看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和目前市場上熱門重疾險對比情況如何: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與全國熱門重疾險橫向對比表》weixin.qq.275.com
一、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保什么?
先來看看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的保險責任表!

1、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的投保門檻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的承保年齡為0-60周歲,只有終身保障可選,等待期也是常有的90天,還有多項繳費期限供不同的消費者自由選擇。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繳費期限的選擇往往與年交保費的多少環(huán)環(huán)相扣,那我們要怎么選擇繳費期限才不會虧,閱讀這篇了解更多:
《繳費年限怎么選才不會虧?》weixin.qq.275.com
2、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的保障條件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包含重疾、中癥、輕癥以及身故/全殘/疾病終末期、惡性腫瘤關愛保險金、被保人豁免責任。
綜合以上來說,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的保障內容還是很全面的,那它到底值不值得買?是否理想?想要更深的了解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請看下方文章。
二、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靠譜嗎?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優(yōu)點一:重疾保障共有多次賠付,而且疾病不分組
多次賠付的重疾險分組是市場的發(fā)展趨勢,通常情況下同組內只能賠一種疾病,總而言之,如果該分組內有其他疾病理賠過了就不再理賠,保險公司對這組疾病就不保障了,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獲賠概率。
而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對100種重疾進行保障,可不分組賠兩次,這樣理賠的幾率才會越高,對被保人非常友好。
有關重疾險的疾病分組和不分組,更多知識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幫助理解:
《重疾險選分組好還是不分組好?很多人都搞錯了!》weixin.qq.275.com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優(yōu)點二:未成年人身故保障有特色
若被保人在18周歲前不幸身故,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賠付200%已交保費。
要知道市面上很多重疾險對未成年人身故的保障是只賠已交保費,而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是雙倍賠付,足足多賠了一倍保費,也是非常豪氣了!
很多人在買重疾險的時候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要不要附帶身故責任?重疾險含有身故保障責任很實用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做好決定了:
《買保險不帶含身故保障,那也太天真了吧!》weixin.qq.275.com
保險產品沒有完美無缺,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同樣也不完美,下面這些缺陷我們也要了解: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缺點一:輕癥保障不夠給力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輕癥只能賠付20%的基本保額,這賠付比例說真的太低了,要知道,不少新規(guī)重疾險產品的輕癥賠付比例都能做到30%,同類對比之下,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的輕癥賠付力度就不夠了。
此外,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即便是能保障40種輕癥,但是卻會出現隱形分組,比如較輕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以及激光心肌血運重建術這三種輕癥之間只能賠付一項。
就此我們也看出,輕癥保障疾病種類并非是數量越多越好,說不定里面還有很多暗坑:
《重疾險的輕癥數量是不是越多越好?》weixin.qq.275.com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缺點二:輕癥、中癥賠付存在間隔期
雖然說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輕中癥都有3次賠付,但是每次賠付的時間間隔至少都需要90天,就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險來說,很多都是沒有設置輕中癥間隔期的,這點上來說,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就稍微掉隊了。
不可掉以輕心的是除了上面所說的不足以外,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還有一個缺陷更為致命,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戳這:
《中華人壽新推出的「中華福2021」好不好?值不值得買?別被騙了!》weixin.qq.275.com
總體上來看,說實在的,雖然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也有亮點,不過也掩蓋不住它存在的缺點,相比與市面上的重疾險來說總體競爭優(yōu)勢并不強,只能說是中規(guī)中矩,建議想要選到適合自己的重疾險的人,多去參考市面上別的新定義重疾險,對比才知道哪個更適合,怕你們挑選不到好的重疾險,就給你們總結了一些市面上高性價比的新定義重疾險:
《想買優(yōu)質新定義重疾險?這10款別說我不告訴你!》weixin.qq.275.com
以上就是我對 "中華人壽中華福2021重疾險同款"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臻享守護2021重疾險期限
下一篇: 中英臻享守護2021重疾險屬于消費型嗎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熱點問題
最新問題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