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數(shù)傷痕
分類:43歲買重疾險多少錢
優(yōu)質回答

住在學姐隔壁的林先生兩年前買了一份保費兩萬多的重疾險,一月才1萬塊是他的工資。
人到中年,還要還買車買房欠的錢,家里還有人等著吃飯,如果保費高達2萬多,那真的會喘不過氣來。
生活中,林先生這樣的情況太常見了,不少朋友因為重疾險保費不合理,把自己整得壓力山大。
所以,43歲人群買重疾險到底應該投入多少錢來算合適的呢?聽學姐慢慢跟你講!
由于下文包含了很多保險專業(yè)詞匯,建議大家先看看一些基礎知識的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后文:
《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關鍵知識點!》weixin.qq.275.com
一、43歲買重疾險多少錢合適?
有關于保險保費,學姐一直堅持以下準則:絕不讓保費成為壓力!
很多人提出建議,希望保費只收取年收入的10%,但是學姐的意見和他們不一樣,因為年收入不等于年可支配收入。
對于43歲人群的保費支出,學姐提醒大家兩點:
1. 總保費占家庭年可支配收入3-5%
通常來說,如果總保費占整體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5個百分點,是不會影響家庭正常生活開支的。
例如一般的兩口之家,每人月收入為五千塊錢,前提是沒有貸款并且年終獎、副業(yè)、理財收入不算,一年的總保費可以控制在3600-6000元。
這樣算下來每個月也才三五百塊。可是如果不買保險的話,這筆錢也很難攢起來,吃吃喝喝就沒了。
按照現(xiàn)在產(chǎn)品的價錢,把百萬醫(y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重疾險這四個類型的產(chǎn)品都能夠被包含住,并且在基本保障方面不會有大的缺失。
2. 總保費占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
如果你的日常開支較小,也有一些積蓄,總保費占家庭可支配收入10%也是合理范圍。
假如夫妻兩人的事業(yè)都做了不錯成績,一年家庭中可支配收入在40萬元左右,10%也就是4萬,完全能購置一個頂配保險。
如果您看到這里,依舊不清楚該如何精準選擇重疾險保費,覺得買到合適保費的重疾險比較困難,點擊這篇文章獲取省錢小技巧:
《中年人買保險難?內附超省錢保險方案,教你快速搞定!》weixin.qq.275.com
對于43歲的中年人來說,配置哪款重疾險比較劃算?學姐已經(jīng)將適合投保的幾款重疾險整理好了。
二、適合43歲人群的重疾險推薦!
在對市面上的熱門重疾險都進行測評之后,學姐認為百年人壽的“康惠保旗艦版2.0”是非常值得43歲人群購買的重疾險之一。
還是老規(guī)矩,先看看保障圖,對產(chǎn)品的形態(tài)做個了解:
這個產(chǎn)品擁有下列特點:
1. 60歲前額外賠付比例高
康惠保旗艦版2.0保100種重疾,僅一次基本保額100%賠償。
要是被保人第1次被診斷為重疾的時候沒有到六十歲,他可額外獲得基本保額的60%當賠付,相當于60歲前基本保額的160%作為最高賠償。
就是說購買50萬保額,最多能獲得80萬的賠償,這樣能多拿30萬,真是太好了。
60周歲前的人群還正處于家庭責任比較重要的階段,車貸房貸、孩子的教育經(jīng)費、日常開銷等等花錢的地方比比皆是,一旦生病了,第一要在治病上花銷,第二沒有錢進賬,會讓家庭雪上加霜。
而這額外賠付的60%也可以填上一點錢,可以減小一部分生活壓力。
2. 惡性腫瘤-重度二次賠貼心
惡性腫瘤-重度二次賠付換句話來說,若是得了惡性腫瘤、重度或者惡性腫瘤、重度惡化這些情況的話,盡管賠付過了一次重大疾病保險金,依然可以獲得第二筆理賠金。
在手術后,“惡性腫瘤-重度”有很大的概率會持續(xù)、新發(fā)、復發(fā)或轉移。萬一腫瘤復發(fā),需要付出高昂的醫(yī)療費用,很有可能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康惠保旗艦版2.0提供了“惡性腫瘤-重度”二次賠,首次確診的重疾是惡性腫瘤-重度,間隔期3年后符合合同約定的狀態(tài)就能獲得二次賠:初次確診為非惡性-重度,需要在180天內理賠,是可以賠付120%的保額。
這個保障有了之后,癌癥的治療,康復費用等都不用發(fā)愁,因為足夠彌補了。這樣一來,整個家庭也不會因為癌癥被壓倒。
篇幅有限,對康惠保旗艦版2.0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通過下文進行詳細了解:
《康惠保旗艦版2.0重磅來襲!重疾新規(guī)下的它還香嗎?》weixin.qq.275.com
總的來說,43歲人群的經(jīng)濟壓力較重,適合買性價比很實惠的重疾險。
康惠保旗艦版2.0保費還是很實惠的,保障這塊也很全面,朋友們要是有需要可以考慮一下這款。
以上就是我對 "43歲投保重大疾病保險劃算嗎1年多少錢"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wǎng)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百年鑫越人生要不要買附加
下一篇: 健康尊享2021線下購買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熱點問題
最新問題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