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孤獨時的落寞
分類:43歲買重疾險多少錢
優(yōu)質回答

林先生是學姐的鄰居,他在兩年前給自己投保了一份年交保費2萬的重疾險產品,主要是他的工資一月才1萬塊錢。
人到中年,還要還買車買房欠的錢,家里有孩子和父母要養(yǎng),如果保費是每年2萬多,那簡直太可怕了。
生活中,林先生這樣的情況太常見了,大多數(shù)朋友因為重疾險沒有合理的保費,造成了自己的經濟負擔很重。
所以,43歲人群買重疾險購買多少保費的保險比較合適呢?學姐這就給大家分析一波!
由于下文涉及較多保險專業(yè)詞匯,大家不妨先了解下基礎的保險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后文:
《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關鍵知識點!》weixin.qq.275.com
一、43歲買重疾險多少錢合適?
在保險保費這方面,有一個準則是學姐一直堅持的:那就是絕不讓保費成為壓力!
很多人提出建議,希望保費只收取年收入的10%,但是學姐并不贊同這種說法,原因是年收入和年可支配收入是不一樣的。
所以,對于43歲人群的保費支出,學姐有兩點建議:
1. 總保費占家庭年可支配收入3-5%
一般情況下,在整個家庭可支配收入中里占有3-5%的總保費,家庭正常生活開支是不會出現(xiàn)問題的。
例如夫妻二人為一般家庭,每人月收入為五千塊錢,年終獎、副業(yè)、理財收入不算同時沒有貸款的前提下,一年的總保費可以控制在3600-6000元。
平攤之后,每個月也才300~500塊。如果沒買保險,這筆錢大概率也是用于吃喝玩樂,攢不下。
按照現(xiàn)在的產品價格,能有百萬醫(y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重疾險這四個類型的產品,而且基本保障方面沒有大紕漏。
2. 總保費占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
要是你經常存錢,生活開支較少,家庭可支配收入當中總保費占據(jù)了10%,也算在合理范圍。
比方夫妻兩人的事業(yè)有了一些成績,一年可支配的收入為40萬,10%也就是4萬塊錢,配置一份優(yōu)秀的險種很富余。
看到這里,如果你還是不知道如何合理選擇重疾險保費,感到購買合適自己家庭保費的重疾險比較困難,那么你可以看看這份省錢秘笈:
《中年人買保險難?內附超省錢保險方案,教你快速搞定!》weixin.qq.275.com
哪款重疾險更適合43歲的中年人去購買呢?別擔心,下面學姐將為大家介紹幾款適合的重疾險。
二、適合43歲人群的重疾險推薦!
市面上的熱門重疾險都被測評完之后,學姐認為百年人壽的“康惠保旗艦版2.0”是適合43歲人群選擇的重疾險之一。
老規(guī)矩,首先看一下寶藏圖,了解了解產品的形態(tài):
這個產品擁有的亮點有以下幾個:
1. 60歲前額外賠付比例高
康惠保旗艦版2.0給100種重疾提供保障,但只能賠1次,賠付比例為100%基本保額。
如果被保人首次確診重疾時是在60歲之前,那么額外可賠付60%的基本保額,這相當于沒到60歲,最多可以賠付1.6倍的基本保額。
也就是說假如選擇了50萬保額,最多能獲賠80萬,整整多了30萬,實在是太香了。
60周歲前的人群正是肩負家庭重擔的階段,車貸房貸、孩子的教育經費、日常開銷等等沒一個不用到錢的,一旦不行了,第一要花錢治病,第二得不到收入,會讓家庭的經濟壓力會非常大。
而這額外賠付的60%也可以補上一點錢,可以減小一部分生活壓力。
2. 惡性腫瘤-重度二次賠貼心
惡性腫瘤-重度二次賠付,就是說如果得了惡性腫瘤-重度或者惡性腫瘤-重度惡化,就算已經收到過一次重大疾病保險金,第二次依然可以拿到理賠金。
在手術后,“惡性腫瘤-重度”有極大的幾率會持續(xù)、新發(fā)、復發(fā)或轉移。如果復發(fā),支出高額的醫(yī)藥費,或許會致使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發(fā)生。
在康惠保旗艦版2.0的保障體系內,“惡性腫瘤-重度”可享有二次賠保障,倘使第一次確診的重疾是惡性腫瘤-重度,二次賠付間隔3年后就可以獲得:初次確診為非惡性-重度,需要在180天內理賠,是可以賠付120%的保額。
有了這些保障之后,關于癌癥的治療康復等費用和收入的損失都是可以彌補的,這樣一來,整個家庭也不會因為癌癥被壓倒。
由于篇幅有限,對康惠保旗艦版2.0極其感興趣的小伙建議去看下面這篇文章:
《康惠保旗艦版2.0重磅來襲!重疾新規(guī)下的它還香嗎?》weixin.qq.275.com
言而總之,對于那些年紀為43的人來說經濟壓力還是很大的,很適合買價格很優(yōu)惠的重疾險。
康惠保旗艦版2.0保費還是很實惠的,該有的保障都是有的,要是有小伙伴需要不妨考慮一下。
以上就是我對 "四十三歲投重大疾病保險多少錢1年"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下一篇: 信美天天向上適合誰?可以領多少錢?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熱點問題
最新問題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