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大扎必火
分類: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
優(yōu)質(zhì)回答

最近中國人壽上新了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這款產(chǎn)品由年金+重疾組合而成,一經(jīng)上市就引起不少關注。今天,學姐就帶大家一同探究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來看看它值不值得入手。
開始分析之前,如果有對中國人壽產(chǎn)品不太熟悉的朋友,可以先看這篇詳細文:
《中國人壽好不好,有什么產(chǎn)品推薦,有哪些坑套路,詳細分析》weixin.qq.275.com
本文重點:
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有哪些保障內(nèi)容?
想買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這些缺點你能忍?
一、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有哪些保障內(nèi)容?
按照先前的慣例,先大致瀏覽一下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的保障圖:

放眼望去,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是通過主險年金保險+副險重疾險組合而成,來看看具體有什么保障內(nèi)容。
1、國壽瑞鑫年金保險(分紅型)
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設置了不同的年金領取方式,其包括了生存保險金、祝壽金、滿期保險金跟身故保險金。合同必須在生效年滿5年到祝壽金領取日前,每年才可以領取3%的生存保險金,祝壽金從領取日起至年滿84周歲,每年都可領取6%的祝壽金。
生存至年滿85周歲的年生效對應日,滿期保險金能領300%保額,身故保險金則是取保費跟現(xiàn)金價值最大者領取。
2、國壽附加瑞鑫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
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的附加險是重疾險,重疾方面,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保障的重疾數(shù)量有120種,賠付比例為300%;在特疾保障方面,保障60種疾病,不分組,最多賠6次,賠付20%基本保額;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有重疾額外賠付責任,還可以跟重疾保險金疊加進行賠付,可額外給付50%基本保額。
想要知道更多關于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的保障詳情,這篇文章講得更加清楚:
《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年金險收益率被曝,結果竟然……》weixin.qq.275.com
二、想買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這些缺點你能忍?
學姐發(fā)現(xiàn),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的長處不多,卻一眼就看到了它的不足:
缺點一:無輕中癥保障
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重疾險的基本保障標配無不是重疾+中癥+輕癥這樣的搭配,但是,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沒有設置輕癥、中癥的保障。輕、中癥保障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要是提前確診出了極早期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的輕癥疾病之一),就可以在轉化成重疾之前趁早進行治療,何況一般該疾病的理賠門檻會比重疾保障的低。
缺點二:投保條件要求不寬松
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的投保年齡最高只在55周歲,55歲人群就無法購買這款產(chǎn)品了,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對年老人群實在是太苛刻了。
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的保障期限只有一個檔位,太過單一,保障到85歲就結束了,和市面上其他既可以選擇保定期,又可以保終身的重疾險相比,可選擇性比較低。被保人就沒有辦法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選擇了,大大增加了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的局限性。
現(xiàn)在市面上很多產(chǎn)品都把繳費期限拉長到30年,這樣的話就可以減輕每年保費帶來的經(jīng)濟壓力,不過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最長繳費期限只有20年,對預算緊張的群體來說就不友好了。
說到繳費期限,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繳費期限該怎么選擇,學姐這里有篇干貨文,需要的朋友不看可是會后悔的哦:
《怎么選擇繳費年限才不會虧?》weixin.qq.275.com
缺點三:分紅的不確定性比較高
很多年金險會以分紅這個甜頭來吸引消費者,很多人聽到可以分紅便直接進行跟投,不帶考慮,直到你最后拿到紅利時,才可能發(fā)現(xiàn)數(shù)目和自己想象中的相差太多。

根據(jù)國壽介紹可知,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的主險是分紅型年金保險,保單分紅取決于保險公司的盈利情況,但保險公司一般不會將盈利情況透明化,能拿到多少分紅由保險公司的心情決定,因此說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雖然能有分紅,但是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了。大多數(shù)人投保帶分紅型的年金險,都是希望獲得更高的收益,但極多情況下會得到事與愿違的結果。篇幅有限,更多關于分紅型年金險的知識都放到鏈接里了:
《為什么分紅險投訴那么高?揭秘分紅險的神秘面紗》weixin.qq.275.com
最后學姐還是要強調(diào)一下,2021國壽瑞鑫盛典版的保障確實沒啥市場競爭力,小伙伴們再做決定前不妨三思再三思。
以上就是我對 "國壽瑞鑫盛典版2021重疾險買過"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wǎng)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80年開始交社保15年是哪一年
下一篇: 人人保2.0C款人保壽險哪里可以買到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熱點問題
最新問題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