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所謂深情
分類:30多歲適合買海保人壽大金剛嗎
優(yōu)質回答

目前的時代,越來越多朋友把配置重疾險放在了緊要的地位,想用買重疾險的方法給自己添保障,這是一個有效轉移重大疾病帶來的相關風險的手段。
近些日子,就有個三十多歲的朋友來私信學姐,海保人壽的大金剛2021重疾險保障情況是什么樣的?
這就開始吧,學姐這就來好好評估一下海保人壽這款大金剛2021重疾險?30多歲的人群到底適不適用!
時間緊張的朋友可以直接收藏這篇精華測評,回頭有時間再閱讀:
《海保人壽「大金剛2021」新定義重疾險值得買嗎?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weixin.qq.275.com
一、海報大金剛2021重疾險保障如何?
老樣子,咱先看產(chǎn)品保障圖:
大金剛2021
大金剛2021可以保障重癥和身故責任,是一款終身重疾險產(chǎn)品,提供輕癥保障這個可選責任,}[保障內容特別簡單,我們來具體看看有哪些優(yōu)缺點:
優(yōu)點一:投保職業(yè)范圍廣
一目了然,當前市面上十分多重疾險產(chǎn)品對投保人群的要求都很嚴格,只設置了1-4類職業(yè)人群投保,像建筑人員、消防員、高空作業(yè)人群等5-6類職業(yè)人群就無法投保重疾險產(chǎn)品了。
而在大金剛2021的允許投保年齡范圍上,約定1-6類職業(yè)人群可以購買該產(chǎn)品,如此一來能夠參保的職業(yè)就有很多了,從事高危職業(yè)的朋友也是支持投保的!
不過,除了這個優(yōu)點,學姐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出來這款產(chǎn)品有什么別的吸引人的地方,反倒看到不少缺點:
缺點一:基本保障缺斤短兩
大金剛2021重疾險,在保障方面僅僅包含重癥保障和身故保障,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輕癥保障,這個保障條約還真的不大廣泛啊。
現(xiàn)如今,重疾險的基礎保障不可置疑是重疾+中疾+輕疾這樣的搭配,令人看好另一方面是有些產(chǎn)品里面還包含少見的前癥保障,就像康惠保旗艦版2.0一樣,提供較全面、全方位的保障給被保人就得如此。
想了解康惠保旗艦版2.0的朋友可以細看這篇:
《康惠保旗艦版2.0重磅來襲!重疾新規(guī)下的它還香嗎?》weixin.qq.275.com
但是重癥保障是大金剛2021僅有的提供,輕癥保障變可選,中癥保障缺失,實在是太缺斤短兩了。
缺點二:保額限制較高
學姐時常說,買重疾險最主要的就是保額!
重疾險為重大疾病的治療而籌備的資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是解決個人因罹患疾病而中斷收入的風險。
也可以這么說,在自己的有效需求和經(jīng)濟范圍內,盡可能地去購買適合的保額,才能一定程度上轉移疾病所帶來的經(jīng)濟風險等。
而大金剛2021重疾險有一定范圍內的保額限制:
0-40周歲人群投保的話,最高保額為50萬;41到50周歲這個年齡階段的朋友可投保的最高保險金額是30萬;51到55周歲這個年齡段的群體最高保險金額是10萬。
這可能會讓一些追求高保額的朋友不太滿意了……達不到部分一線城市人群治療備用金額度。
決定保額的時候不是越高越好,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需要,還有資金狀況來考慮,在購買重疾險時,學姐一般會建議選擇具有30~50萬額度的保額,并且緊密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以及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醫(yī)療費用等綜合考慮。
想具體了解保額要怎么買的朋友,趕緊看這篇:
《保險買多少保額合適?說說里面的門道》weixin.qq.275.com
二、30歲多的人群適合配置大金剛2021重疾險嗎?
學姐聊了這么多,到底那30多歲的朋友合不合適配置大金剛2021重疾險呢?
我們需要因事而異:
總體來說,大金剛2021重疾險保障責任是十分簡明扼要的,就只有重疾、身故保障,輕癥是包含在可選責任里的,只能賠付一次的終身重疾險產(chǎn)品。固然它的優(yōu)勢之處有很多,比如承保年齡廣,但也會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有:基本保障不大全面、最高保額有所限制、等待期長等。
若要買保障全面、性價比高、追求高保額的重疾險,也可以去看看市面上其他優(yōu)質的重疾險產(chǎn)品,比如凡爾賽1號、達爾文5號煥新版等都相當不錯。
篇幅有限制,就不在這里給大家詳細介紹了,有想法的朋友參考這篇吧:
《十大便宜好價的重疾險大盤點》weixin.qq.275.com
預算不算太多,但是又對重疾保障很看重,而且還是5-6類職業(yè)人群的朋友們,這些朋友大家就參考一下這款產(chǎn)品吧。
以上就是我對 "三十多歲買海保人壽大金剛重疾險應該關注的事情"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wǎng)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復星聯(lián)合倍吉星2021保額
下一篇: 1歲孩子適合買哪家的重疾險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熱點問題
最新問題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