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天臺
分類:重疾險買50萬保額夠嗎
優(yōu)質(zhì)回答

隨著大家越來越有購買保險的意識,許多人都會買保險來為自己提供保障,特別是重疾險,這幾年來不斷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為了能更好的符合大眾需求,保險公司不斷升級產(chǎn)品,以消費者的身份來說,人們很難辨別市面上種類繁多的重疾險產(chǎn)品,有點不知所措。
事實上,大多數(shù)的重疾險產(chǎn)品都大相庭徑。輕癥、中癥、重疾等是其具體內(nèi)容,所以保額有多少是購買重疾險的重要原因。
那么重疾險買50萬保額夠嗎?要怎么做才可以買到好的重疾險?接下來的內(nèi)容是學姐做出的具體分析,希望大家不要錯過。
保險的基本知識大家一定要了解,所以想給大家講一下,接下來教大家如何正確利用自己的保險,從而不被保險公司割韭菜:
《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關鍵知識點!》weixin.qq.275.com
一、重疾險50萬保額夠嗎?
重疾險就是重大疾病保險,保障重大疾病的一種保險,如果我們患有的疾病是在合同規(guī)定范圍的,保險公司先審核,一旦審核通過,就會賠給我們一筆錢。有了這一筆錢,我們就可以用它來彌補我們的治療費用、康復費用和收入損失。
1、治療費用
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銀保監(jiān)會規(guī)定必保的28種重大疾病中,治療疾病所需要花費的金錢數(shù)目在10-50萬不等。就從比較高發(fā)的急性心肌梗塞為例來說,要用掉的治療費一般是10-30萬左右。
2、康復費用
一旦人們不幸的患上重大疾病,除了極為關鍵的前期治療,康復期的治療也是特別關鍵的,普遍而言,3-5年的時間才能夠使病人基本康復??祻推陂g的營養(yǎng)費以及相關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
3、收入損失
一般來說,3~5年的時間我們是不能工作的,這段時間所帶來的損失要由重疾險保障所需要覆蓋到的。學姐本人就在廣州這邊,在廣州這邊月平均工資為6655,目前就當做5年不能工作,我們來算一筆賬:6655(平均工資)x60(5年工作月數(shù))=399300元,接近四十萬!
在康復后的工資肯定比不上生病前的工資,有3-5年的時候都沒有收入,還有很長的時間經(jīng)濟處于虧空的狀態(tài)也要用錢補回來。
總的來說,重疾險50萬保額也就達到了一個剛剛夠用的水平,當然,學姐在這個問題上已經(jīng)說了好多次:買重疾險就是買保額,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話,重疾險的保額肯定是越高越好。
重疾險買多少保額的確有一些方法,如果你還是不知道如何選,下面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
二、如何挑選一款好的重疾險?
1、定期vs終身如何選?
定期主要就是代表著保障時間是有期限的,比較常見一點的有保至30年、保60歲、70歲等等,保費一般就比較便宜的。終身保至被保人死亡為止,那么保費就很貴了。
倘若經(jīng)濟方面不是很好,優(yōu)先選擇保定期的,等到手頭好轉的時候再轉為保終身。
但是手頭寬裕的話是很簡單的,就決定是保終身了,比較保定期,終身重疾險最后一定是能獲得賠付的。
大家要知道,人的身體機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慢慢的衰退的,同時患上疾病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特別是50歲這個年齡的人,重大疾病發(fā)病率是非常高的。
要是重疾險只是保障到60歲以下,在這個年紀最需要保險來保障,現(xiàn)在卻不能購買保險來承擔風險,結果在保障期結束后又得了大病,買了保險沒用上,最后還是得搭上半生積蓄。
綜上所述我們非常需要保終身,學姐以前整理過的一篇科普文就在下面,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重疾險應該選擇保定期還是保終身?》weixin.qq.275.com
2、提供額外賠保障
在某一個年齡階段給予額外賠保障,對于家庭支柱來說意義非常深遠。比如在60歲前會給予消費者額外的賠付,這是現(xiàn)在市面上很多保險產(chǎn)品都有的,多賠付的錢并沒有規(guī)定只能由來看病,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還能為家庭正常開支出一份力,這是不是很好呢?
3、繳費期越長越好
挑重疾險時有一個要點,一定要尤其注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優(yōu)先選擇繳費期限長的產(chǎn)品。
重疾險每年繳納的費用都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目,繳費期越長,那每年所繳納的費用就越少。
這樣一來,經(jīng)濟壓力也會有所減小,這樣來講對于我們很有利。
經(jīng)過學姐仔細的講解后,大家應該明白怎么去選擇重疾險了,希望大家都能購買到合適自己的重疾險產(chǎn)品。
以上就是我對 "職場人重疾險保額配置50萬夠不夠"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wǎng)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華泰少兒超能??少徺I地區(qū)
下一篇: 20多歲選擇保險必須嗎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熱點問題
最新問題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