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癲狂者
分類:君康人壽金生金世
優(yōu)質回答
目前,有不少的朋友們來了解增額終身壽險——君康人壽金生金世。
傳文,增額終身壽險從投保開始,到第二年本金就能回來,實際上真正是那樣的厲害嗎?
學姐立刻就趕來了,要給大家做一個系統(tǒng)的測驗!好奇的小伙伴們接著閱讀吧~
閱讀之前,就先看看這篇文章,鞏固一下基礎知識:
《既能理財,又能保障的【增額終身壽險】是何方神圣?值得入手嗎?》weixin.qq.275.com
一、君康人壽金生金世有何優(yōu)缺點?老規(guī)矩,先來看看產品保障圖:
學姐就不和大家賣關子了,就直接給大家來劃重點!
>>優(yōu)點:
1、繳費期限靈活、起投門檻低
對于金生金世的繳費期限來說有躉交和年交可以選擇。
這樣一來,投保人就能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靈活選擇繳費期限了。
如果對于繳費年限這一方面來說,大家不知道怎樣的才是適合自己?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就知道:
《繳費年限怎么選才不會虧?》weixin.qq.275.com
并且,年交最低起投金額為1000元,起投門檻非常低。
對于那些沒有經驗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以及那些經濟預算不充沛的人群,決定加入金生金生這個大家庭也很好,到了后期流動資金增加,保額變更權利是你可以用來增加保額的一個途徑,萬分體恤大家!
2、賠付系數設置合理
金生金世終身壽險的身故賠付比例為:18-61周歲160%,61周歲以上120%。
為什么說這個賠付比例是適合的呢?
學姐現在就給大家舉一個比較不合理的案例:18-40周歲160%,41-61周歲140%,61周歲以上120%。
在41-60周歲這個年齡段,此時的家庭經濟責任是我們最看重的時刻,這時降低賠付比例,那也就是說保障的力度減弱了,最終大家所被賠付的金額不夠充沛,無法保障家庭。
如果大家碰到了賠付比例和上文中提到的類似的增額終身壽險的話,在這個方面,大家一定不可以忽視。
在相互比較的情況下,尤其是在這方面,金生金世做的比大部分的都好,讓18-61周歲在補償的時候可以有最高的比例,可以點贊!
>>缺點:
1、缺失全殘保障
而今眾多增額終身壽險在身故/全殘保障方面都有供應,甚至有的更好一點的產品增加了航空意外身故保障。
然而這款名叫金生金世的產品卻缺失了最基本的全殘保障!
要是被保人在投保了金生金世后,因為意外不幸患病全殘了,要是沒有達到身故的賠付標準,賠付金是不會支付的。
讓人驚嘆這保障的范圍也太少了,簡直是太不給力了。
2、保額遞增系數低
增額終身壽險保額根據遞增系數每年復利遞增,金生今世的保額遞增系數為3.5%。
而目前,3.8%保額遞增系數的增額終身險在市面上有不少。
遞增系數越高,后續(xù)的收益也會更可觀。
對比之下,金生金世就不夠大方了!
《金生金世增額終身壽險 ▏第二年就能回本?算出收益我人傻了》weixin.qq.275.com
二、君康金生金世增額終身壽收益如何?
測算收益之前,先來簡單了解一下「保單現金價值」。保單現金價值,就是我們能夠退保時領回的錢,而增額終身壽險的收益會受到保單現金價值的影響。
下面學姐就給大家具體測算一下今生今世的收益:
30歲的老王看上了一份金生金世增額終身壽險,并且投保了,一年總共要交10萬元,這樣交5年的話就有終身保障了。
從圖中發(fā)現,老王5年共支付了50萬元保費,老王36歲的時候,此時他保單的現金價值有53.6萬元,此時已經回本了。
相比較于其他回本速度為5、6年的增額終身壽險,金生金世這款增額終身壽險的回本速度很快。
保單的現金價值延長到121.8萬了,這是老王60歲時可以獲得的,如果退保了,那么后續(xù)的養(yǎng)老生活就可以使用這筆資金,當然,用來旅游玩樂也可以!
假如一直不退保,到達了70歲的老王,保單現金價值增長至171.3萬,這個收益真的很好,價值能翻了3.4倍。
假如老王依然不選擇退保,讓保額持續(xù)增長,老王80歲身故了,他的家人可以領取到239.9萬的身故金。
按照圖片方式來算,金生金世額終身壽險的內部收益率IRR等到老王過了60歲,在3.3%左右浮動,表現得沒有很差。
三、學姐總結
總的來說,金生今世終身壽險繳費期限方面設置的很靈活,投保門檻算是比較低的;但是保障范圍廣泛度不夠,相對來說,保額逐漸增加的系數較低。
不過收益還算樂觀,整體來說還不錯,看起來挺平穩(wěn),但值不值得投保還是要看個人想法。
老話說得好,對自己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市面上也有多數增額終身壽險是做的比較好的,多挑選幾個進行對比之后再做投保決定也不算遲。
以上就是我對 "君康人壽金生金世年金險 值得買嗎"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年年好郵保安康2021有人工核保嗎
下一篇: 星無憂買定期還是終身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